還記得一個月前我們介紹過的投手墳場—上盂唇前後關節唇撕裂傷嗎?不管是關節唇撕裂抑或是旋轉肌撕裂這類令人聞風喪膽的傷勢,你可能會有個疑問─難道這些影響選手運動生涯的傷害都是突然間就發生了?
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會的!
肩膀問題不管是在一般人或是選手身上都極為常見,軟組織在發生不可逆的斷裂、撕裂前通常都會有些症狀產生,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痛」。
可能是抬手時的某個角度範圍會痛,或是某個動作或用力瞬間會痛,可怕的是,以上的症狀都代表你可能已經開啟了肩夾擠症候群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這道通往毀壞肩關節的大門,肩夾擠可以想成是肩膀初期的警示,若置之不理甚至繼續操它,就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悲劇。
被網友戲稱為美國院長的前大都會明星三壘手David Wright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翻開他豐富的傷病史,去年9月曾因右肩旋轉肌撕裂傷接受手術,有趣的是Wright在同年2月就已經被診斷出肩夾擠症候群,這之間的關聯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長期受傷勢所困,Wright也在今年9月29號完成生涯最後一個打席後,高掛球鞋結束他傳奇的棒球生涯。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候群是一個功能性診斷的統稱,主要與肩峰下空間 (Subacromial space)有密切相關,顧名思義,只要肩關節的動作使得任何結構在這段空間中被夾到的話,都可被稱為肩夾擠症候群。像是旋轉肌肌腱(其中以棘上肌最為常見)、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滑囊和關節唇等都是容易被夾到的組織。
肩峰下空間 (Subacromial space)
一般來說夾擠症候群可分為兩種
1. 外夾擠 (External impingement):這類的夾擠在一般大眾最為常見,當手臂上抬時,
若有肱骨頭位置不對、肩胛骨控制不佳、旋轉肌群無力等情況,就會造成本來就有限的肩峰下空間更加狹窄,使得軟組織在肱骨頭與肩峰、喙肩弓、肩鎖關節間受到擠壓,進而產生手臂的前外側的疼痛。
外夾擠發生於手臂上抬時,肱骨頭碰撞到上方的結構
2. 內夾擠 (Internal impingement):這類夾擠在過肩投擲的運動員中較為常見,例如:棒
球、美式足球、標槍選手。以棒球投手為例,夾擠的狀況通常發生在手臂往後拉到最底到手臂開始往前投出時,這時我們的肱骨頭會往前方跑,同時產生最大的肩外轉角度 (external rotation),這時如果因為後側關節囊的緊縮或是前側韌帶鬆弛,就會造成肱骨頭過度向前移動,使得棘上肌、棘下肌肌腱在肱骨頭上的大結節 (Greater tubercle)與後上側的關節唇間受到擠壓,進而產生肩膀後側的疼痛。
問題出在哪?讓我們用結構、姿勢、動作三大方向來為各位解析。
結構
1. 先天性的勾狀肩峰
紅圈部位為肩峰,勾狀肩峰構造使得肩峰下空間相對狹窄。
2. 在肩峰下空間長出骨刺
姿勢
1. 肱骨頭過多的前移:可能因為後側關節囊纖維化而增生,或胸肌過於緊繃而形成圓
肩 (Round shoulder)。
右圖為正常;左圖為圓肩
2. 肩胛骨在不正確的位置上
左圖為正常肩胛位置;右圖為肩胛過度前傾
動作
1. 旋轉肌無力:在手臂側舉的過程中,旋轉肌與三角肌須有效的相互合作,三角肌為
主要的動作肌,而旋轉肌則扮演著動態穩定的角色,若旋轉肌沒有在對的時間點發揮它的功能,就容易產生夾擠。
手臂抬高的初期,棘上肌會收縮讓肱骨頭略為下降以增加肩峰下空間,避免組織受到擠壓,利於手臂上抬。
棘上肌與三角肌共同作用(前側觀)
當手臂上舉超過90度後,則換成外轉肌會作用使手臂外轉,避免肱骨頭上的大結節直接碰撞肩峰而產生夾擠。
外轉肌群作用,使手臂外轉(後側觀)
2. 肩胛運動失調 (Scapular dyskinesis):主要與兩大肩胛穩定肌肉(下斜方肌、前鋸肌)相對無力有關。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成功投手的背後,帶你了解上肢核心—肩胛骨。
要怎麼治療或預防呢?可分為靜態與動態兩部分。
靜態
重點會放在調整姿勢,以下列舉三種伸展動作,可以幫助我們的肱骨頭、肩胛骨回復到正確的位置,要拉到稍微覺得緊緊的感覺,每次伸展約15~30秒。
1. 胸小肌伸展
2. 頸部肌肉伸展
伸展側的那隻手要抓住椅面固定肩膀高度
3. 後側關節囊伸展
動態
1. 增加肩關節活動度
2. 訓練外轉肌群(利用桌面支撐):低阻力,每次做12~15下,2~3個循環。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更完整的旋轉肌群訓練方法,可以參考我們的這篇文章:不敢全力投球嗎?教你如何練好肩旋轉肌群。
3. 誘發肩胛肌群:每次做12~15下,2~3個循環。
以上的一些運動是針對夾擠症候群常見的問題去進行處理,對於一般想要保養肩膀的民眾來說也都是很好的運動,但肩夾擠症候群的成因有很多,影響到的組織也不太一樣,如果當你做完後依舊沒有明顯改善的話,建議還是要尋求物理治療師協助,才能得到最正確的治療與醫療建議喔!
by Wilbur
========================================================
圖片來源:google.com
資料來源:
1. Simons SM, Kruse D, Dixon JB.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UpToDat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