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Bigkid34

成功投手的背後,帶你了解上肢核心—肩胛骨

你還以為肩膀不痛就沒事了嗎?


近年來核心運動逐漸盛行,大家都開始意識到中軸穩定的重要性,擁有良好的近端穩定度,才能讓遠端肢體動作的力量發揮到極致。而棒球選手要投出一顆精準快速的好球,除了健康的手肘以外,肩關節的貢獻也至關重要。



肩胛骨就可謂肩關節的核心,他們的關係如同李嚴的醬汁之於龍蝦一樣重要。而肩胛骨必須藉由肌肉平衡來維持穩定,透過前鋸肌 (Serratus anterior)和斜方肌 (Trapezius)的相互配合,便能在動作過程中穩定肩胛骨及肩關節。一旦產生肌力不平衡或是肌力不足的情況,就容易導致肩膀受傷。


那你知道肩胛骨生病 (SICK)是怎麼一回事嗎?



如同人生病也有很多種類型,肩胛骨生病最著名的一種就是—肩胛運動失調 (Scapular dyskinesis)


這個情況可以分別在肩膀靜態和動態活動過程中觀察到,只要在靜態時發現兩邊肩胛骨位置或形狀不對稱,或是在肩膀活動過程中無法控制肩胛骨的移動速度,就很有可能是肩胛運動失調的問題。


如果肩胛骨出現下列這三種情況,就代表肩胛控制能力還有待加強:

1. 肩胛過度抬高:當我們抬起手臂時,下斜方肌會將肩胛骨往下拉,以抵抗提肩胛肌 (Levator scapulae)的作用,避免肩胛骨過度抬高,如果下斜方肌沒有正確活化,肩胛骨就會跑到過高的位置,這樣會導致肩胛上轉 (upward rotation)過少,容易使肩峰下空間變得狹窄,進而造成肩夾擠的狀況,也同時限制了手臂上抬的角度。


肩胛過度抬高會導致肩峰下空間狹窄,造成肩夾擠



2. 翼狀肩 (Scapular winging):可以分別在三個時期觀察到翼狀肩的現象,成因也各不相同。

  • 靜態及手臂抬高時:缺乏正確活化的前鋸肌,讓肩胛骨內緣無法貼平在肋骨上,形成翼狀肩。

  • 手臂放下的過程中:肩胛骨肌群和肩關節肌群的收縮時機若是配合不當,就會無法有效控制肩胛下降的速度,產生翼狀肩。

  • 上肢承重或負重時:如做伏地挺身這類需要上肢承重的動作時,肩胛內側穩定肌群以及前鋸肌若有失能的情況,就會產生翼狀肩。


翼狀肩 (Winging):肩胛骨內側邊緣或下角明顯突出,沒有貼合在肋骨壁上


3. 肩胛過度前傾:這通常與過短的胸小肌有關,此時若下斜方肌缺乏良好的控制能力,就可能在手臂放下的過程中產生肩胛過度前傾的情況,並可以觀察到肩胛骨下側突起


肩胛過度前傾時可以觀察到明顯肩胛骨下側突起


對於棒球選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肩胛穩定的前提下,控制肩膀內轉的能力。如果可以在躺姿下做出內轉動作,而沒有任何肩胛代償的情況(上述三種情形),就代表你已經擁有基本的肩胛控制能力。


在躺姿下做出肩內轉且沒有任何肩胛代償,代表已經擁有基本的肩胛控制能力


躺姿下若沒有問題,可以進階改在站姿下測試


遇到肩胛肌力不平衡的情況,除了針對比較無力的那條肌肉做一般的肌力訓練外,研究也發現「肩外轉合併肩胛後夾運動 (External rotation retraction)」這種訓練方式能夠有效誘發下斜方肌及前鋸肌。



最後提供一種特別的肩胛控制訓練方式:在不把球丟出去的情況下進行投擲動作

這種訓練方式不僅能夠活化投球時需要運用到的肌肉,並且可以有效的運用身體的動力鍊,上肢也不需承受投球時所產生的應力



肩胛運動失調的訓練其實遠比上面介紹的要複雜得多,除了誘發肌群以及肌力訓練外,還必須靠著良好的神經肌肉控制,才能將運動表現最佳化。因此,職業層級的棒球選手通常都會配有專業的醫療人員,唯有透過物理治療師和訓練師詳細的評估,確認是哪一個部分的動作控制尚需要加強,尋找問題根源才能有效改善症狀,避免再次受傷喔!


by BidKid34

========================================================

參考圖片:google.com

參考資料:

1. Comparison of scapular muscle activations during three overhead throwing exercises, Lisa Henning, Med et al., 2016

2. Scapular Muscle-Activation Ratios i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Injuries During Functional Shoulder Exercises, Chad R. Moeller et al., 2014

3. Prevention of shoulder injuries in overhead athletes: a science-based approach, Ann M. Cools et al., 2015

4. Kinetic control, Mark Comerform, 2012

673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