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AllRise99

核心肌群穩定對棒球選手表現之影響(下)

已更新:2018年4月27日

上一回在最後一篇文獻中提到了美式足球選手側向投擲藥球的表現會和本身舉重推舉的重量有高度的相關性,這兩個看似沒有相關的項目之間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連結,原因其實很簡單。


研究發現穩定軀幹做出側向投擲動作的即是核心肌群的外側部分,而採用舉重中推舉的項目,目的就是要測量下肢力量上傳至軀幹再進而傳遞至上肢的能力(影片一),而這也就是我們在第一回中有提到的概念:核心肌群除了可以穩定脊椎避免傷害以外,還可以提供人體順暢的力量傳導。因此軀幹核心肌群外側部分的訓練,對於側向旋轉動作時下肢到上肢的能量傳遞,其實是有著正面的影響的,也說明了側向投擲藥球表現和推舉重量之間高相關性的原因。本篇研究所引伸出的便是動力鍊的概念,核心肌群穩定無法直接增加肢體的肌肉力量,但是他可以使上下肢之間力量的傳遞效率更高,製造出更好的效能。而棒球運動中諸多如揮棒及投球的動作,便需要利用到此動力鍊的傳導去完成。

動力鍊 (Kinetic chain)


(影片一:推舉)









此外,這篇研究也提到了民眾平常很愛做的棒式這類的核心動作其實是屬於靜態的核心穩定訓練,對於棒球選手這種需要大量軀幹旋轉的運動來說,靜態的核心穩定訓練其實幫助並不大,無法使運動員將訓練成效功能化。那棒球選手除了上述的側向投擲藥球訓練以外,還可以做哪些種類的核心穩定訓練呢?我們也將會在後續的主題中提到。

棒式運動 (Plank exercise)


Reed等學者也於2012年發表一篇核心穩定訓練對上肢運動選手之影響的系統性回顧,總結出以下觀點:核心穩定度訓練對於上肢運動表現的效益約只能夠改善揮棒速度、揮棒動力學、擊球初速與飛行距離等項目。因此利用核心穩定來當作主要增強運動表現的訓練項目其實效益不大且不適用。


結論:

核心穩定從來就不是一個運動員主要的訓練項目,大多只是存在於附加的菜單中或是用來提升運動員表現的其中一個工具而已,因此核心穩定的訓練份量可能佔一個運動員所有訓練量的極小部分,因此文獻中的結果是否全然皆是核心穩定訓練所帶來的正面效益,目前都還有待商榷。另外,核心穩定訓練原則強調核心肌群的動作控制與學習,永遠都會放在核心肌力訓練前面。但在臨床應用層面上,較少文獻有提及訓練前先誘發以及動作控制方面的介入,如此一來在沒有確實誘發核心肌群情況下,在不同受試者間的訓練成效上,就無法掌握每個人對核心肌群的使用程度,也導致研究的難度就相對提高許多。

因此針對僅有資源,目前能夠證明核心穩定訓練對於棒球選手運動表現上有絕對正面效果的,即是這些需要利用軀幹旋轉而帶出來的動作,沒錯,就是揮棒。

核心穩定訓練對於揮棒有正面效益













但考量到基層棒球的小朋友其實都常負責多重守位,比較少會專職投手或是完全不需要上場打擊,所以當然還是建議大家必須要將核心訓練納入菜單裡!此外,核心穩定訓練其實對於運動傷害預防也有極大的重要性(會在後續主題探討),因此完全捨棄這項訓練方式,其實是相當不明智的選擇。


所以當下次有選手或是教練向您請教棒球選手是否應該要訓練核心時,知道要怎麼回答了嗎?


by AllRise99

========================================================

圖片來源:google.com

影片來源:CrossFit

參考文獻:

1. Shinkle J, Nesser TW, Demchak TJ, and McMannus DM. Effect of core strength on the measure of power in the extremitie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12 Feb; 26(2): 373-380.

2. Reed CA, Ford KR, Myer GD, and Hewett TE. The Effects of Isolated and Integrated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on Athletic Performance Meas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Sports Med. 2012 August 1; 42(8): 697-706.

69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